講話的藝術 -- 與其相觸不如沉默
你講話的時候對方不免會順著你的敘述接口講(或猜)下一句。這表示對方在聽你講話,是對你的一種禮貌,你應該 appreciate。這時不管對方講得或猜得對不對,你都應該先回答『是、對,可以這麼說』,然後再補充或婉轉地修正,這樣才不會傷到對方的 feelings,人家才會樂意跟你講話。不幸的是台灣大概有九成的人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馬上以『不是!』做為回答 -- 甚至對方接或猜得完全正確。 很像精彩的部分被對方講了去很不甘心,真是標準的雞腸鳥肚,小鼻子,小眼睛。你這樣「不是」來「不是」去,久而久之,人家會不喜歡跟你講話,「反正我一開口你就講不是,那我TMD還開口幹嘛?」到時候人家不接嘴可不要以為人家在凝神聽你高談闊論,很可能對方在神遊太虛幻境呢! 不信嗎?下次跟人家談話時注意一下, you'll be surprised 你聽到幾次『不是!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